国六博世后处理系统和欧六排放有何不同?
较于国四、五阶段的后处理系统,国六阶段对尾气中的PM、NOx、CO和HC都做了更加严格的要求。这也就导致了单独的SCR系统或者POC系统很难满足国六排放法规的要求。为了满足此要求,在国六系统中加入新的系统、传感器和执行器,见下图。

上图是国六轻卡后处理系统图,由上图可知,相对于纯SCR系统,在国六的后处理系统中加入了DOC和DPF系统,并新加入了氧传感器、颗粒物传感器和压差传感器,NOx传感器由一个增加到了两个,温度传感器由一个增加到了三个。
燃烧室中的尾气经过排气歧管进过增压器进入到排气管中,首先通过氧化催化器(DOC)降低尾气中的CO和HC,在通过柴油颗粒过滤器(DPF)降低尾气中的颗粒物(PM),*后再通过SCR催化转化器降低尾气中的NOx,经过这些催化还原反应,尾气中的有害排放物达到了国六的排放标准,被排放到大气中去。
下面给大家重点介绍一下博世“国六”
Denoxtronic5.3尿素后处理系统。
与重卡的博世2.2尿素泵产品相比,该系统只有一根压力管从尿素泵运输尿素至喷嘴,尿素泵布置在尿素箱底端,吸液回流管得以节省。
该系统*大特点就是高度集成,无回流管,滤芯寿命长,终身免维护;尿素泵内集成了滤网加热,液位传感器、温度传感器以及质量传感器。尿素泵周围一圈留有一圈焊接口,应用先进的超声波焊接技术可与尿素箱连接。同时液位、温度和质量传感器使用SENT协议通讯,使用一根信号线可以传输温度、液位和质量的信号。尿素泵取消了尿素压力传感器的设计,利用主泵来调节尿素系统的压力,节省了成本。
该尿素系统的技术特性如下表。
博世Denoxtronic5.3尿素后处理系统主要工作过程可分为喷射准备、喷射模式和停机倒抽。
当满足后处理建压喷条件时,供给单元通过使用膜片泵将尿素从尿素箱中抽出,然后将它升压到6公斤左右的系统压力以满足雾化要求。控制单元基于发动机运行数据和传感器数据计算出尿素的*佳用量,以有效的降低氮氧化物排量。一旦计算出*佳用量,喷射单元就会将尿素溶液以雾化的形式喷射到SCR催化转化器上游的废气流中。
在系统上电**次建压时,为了使尿素溶液充满管路,尿素喷嘴会打开一定时间,倒抽泵也会运转一段时间。
在喷射时,尿素喷嘴打开将尿素溶液喷射到排气管中。由于尿素系统中没有压力传感器,尿素系统的压力是通过主泵的电流来反馈计算出系统中的尿素压力。
为了防止尿素溶液在尿素系统中结晶和结冰,当发动机关闭时,控制单元会控制倒抽泵工作,排空喷射管路中的尿素,以防止尿素在管路中结晶或结冰。

对于国六尿素泵其内部结构从正面看主要有加热器、过滤器、电器接口(5针)、电器接口(4针)、液力接口和尿素箱的机械接口。
背面来看主要有尿素洗液口、尿素回液口和嵌入式液位传感器。
不同于经常看到的尿素箱加热系统,博世国六尿素泵系统取消了冷却水阀的设计,尿素箱内部不再引入发动机冷却水,尿素箱的解冻完全有尿素泵内的加热器来完成。

过滤器覆盖尿素泵表面,能够阻止大部分颗粒物进入尿素泵,提高了泵的使用寿命。该滤网是终生免更换,如果发生堵塞,需要更换整个尿素泵,这也就对尿素溶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通过超声波原理,发出超声波,测量收到液体和空气交界面的反射所需时间,计算出液位高度。
测量尿素泵周围温度,确认解冻结果,释放建压许可信号。
电器插接头分为五针接头和四针接头,五针接头:PIN1-3,尿素温度、液位和质量传感器;PIN4-5,尿素泵加热控制信号。四针接头:PIN1-2,主泵的控制信号;PIN3-4,倒抽泵的控制信号。
该款尿素泵喷嘴分为水冷(DM3.5)和非水冷(DM3.6),这里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水冷的尿素喷嘴。
水冷尿素泵喷射量*高可达5.4kg/h,压力范围4.4-6bar(相对压力),喷射频率*高可达4HZ(平均3.3HZ),工作温度为-30~160℃,该款尿素泵可靠近发动机安装,能够承受较高的环境温度。
利用声波在不同浓度的尿素溶液中测量同一段距离时,反馈回来的时间不同,计算传播速度来判断尿素浓度。小编希望帮助大家将维修技术顺利的从国四、国五过度到国六。
上图是欧盟对于汽车排放物测试的一份报告截图,标注红框的位置是对于CO2(二氧化碳)的检测数值。欧盟的排放标准和国内相比*大*明显的一点就是对于CO2限值,在今年十月初的巴黎国际车展上,我们也可以留意到这个细节,在展车的旁边都会有一块标识牌用来注明该车的CO2排放水平。
当然,“国六”与“欧六”的差别可不只是一个CO2指标这么简单,毕竟大环境的情况差异比较大,因此还有很多细节方面都会有所不同,不过“国六”在CO(一氧化碳)等基础限值的要求,的确要比“欧六”更加严格。
1、初始创建,标红部分是博世比大陆多的功能。
2、增加凸轮轴霍尔传感器的针脚定义。
3、 3.48改为DPF灯。
4、 CAN2更改为1939通讯CAN,CAN4作为预留CAN
5、
(1) 将“DPF喷嘴加热继电器”名称改为“DPF加热继电器”;
(2) 将“DV阀上游温度压力传感器”名称改为“HC喷射定量阀上游温度压力传感器”;
(3) 将“DPF燃油泵压力传感器”名称改为“HC喷射定量阀下游压力传感器”;
(4) 将“DPF喷射阀-定量阀”名称改为“HC喷射定量阀”;
(5) 将“DPF喷射阀-关断阀”名称改为“HC喷射关断阀”;
(6) 将“*大车速限制开关”名称改为“可调*大车速限制切换开关”
(7) 将“怠速到额定功率切换开关(与液压风扇反转开关复用)”名称改为“液压风扇反转开关”;
(8) 将“风扇继电器1” 名称改为“风扇继电器1(与PWM硅油风扇复用)” ;
(9) 对平台版硬件通道无法使用的进行删除。
6、
(1)将后处理加热25A保险改为XA(由整车厂后处理系统决定);
(2)将“SCR灯”改名为“SCR脱硫指示灯”;
(3)将“远程油门踏板怠速开关”改名为“单模量远程油门踏板校验开关”;
(4) DPF加热继电器 :和风扇继电器2互换
(5) 电子节气门 (阀、位置传感器等): 改名“进气节流阀…”
(6) 尿素泵控制信号(与尿素箱温度传感器复用):名称修改“与尿素泵温度传感器复用”
7、
(1)将“二级车速限制开关(可复用低怠速开关)”名称改为二级车速限制开关(可复用单模量油门校验开关)”;
(2)将“通讯CAN2H4.22/4.25、CAN2L4.23/4.26”改为“通讯CAN2H4.22、CAN2L4.23”
8、
(1)由恒转速开关改为:缸内二级制动开关
(2)由远程油门单模量校验开关改为:恒转速开关
(3)排气制动请求开关改为:排气制动请求开关(缸内上等制动开关)
9、
(1)由Hest灯改为DPF再生禁止灯;
(2)将DPF灯改为DPF再生指示灯;
(3)DPF再生禁止开关;
(4)液压风扇反转可复用可调*大车速限制开关